秣马利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基础信息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一ˋ ㄅ一ㄥ
繁体秣馬利兵
感情秣马利兵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形容准备战斗。
近义词秣马厉兵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以文乱法(意思解释)
- 旦夕之间(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秣马利兵的意思解释、秣马利兵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流离琐尾 |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
敌众我寡 |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天涯海角 |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持之以恒 |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不好意思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
将相之器 |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
恣情纵欲 | 谓无所顾忌地放纵情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