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吞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 黄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基础信息
拼音dù kǒu tūn shēng
注音ㄉㄨˋ ㄎㄡˇ ㄊㄨㄣ ㄕㄥ
繁体杜口吞聲
感情杜口吞声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害怕。
近义词忍气吞声、缄口不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以文乱法(意思解释)
- 青天霹雳(意思解释)
- 自拔来归(意思解释)
- 帮倒忙(意思解释)
- 齐头并进(意思解释)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杜口吞声的意思解释、杜口吞声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喜笑颜开 |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
披肝沥胆 |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默不做声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