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觞一咏
![一觞一咏](/d/file/titlepic/chengyu27818.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例子清·戴名世《陈某诗序》:“陈君时时与樵夫渔父野老相狎,一觞一咏,悠然自得。”
基础信息
拼音yī shāng yī yǒng
注音一 ㄕㄤ 一 ㄩㄥˇ
繁体一觴一詠
感情一觞一咏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文人的交往。
近义词一咏一觞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易放难收(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超俗绝世(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酒囊饭袋(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一觞一咏的意思解释、一觞一咏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