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拼音cí qì
注音ㄘˊ ㄑ一ˋ
词性名词

瓷器

词语解释

瓷器[ cí qì ]

⒈  细密的陶瓷器皿,质硬,半透明,白色,发声清脆,且无孔,以高岭土、石英和长石为常用的基本原料,经一次灼烧而成,主要用作餐具、假牙、电绝缘体和化学器皿。

porcelain; chinawar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甆器”。 中国 古代重要发明之一。用黏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和、成形、干燥而烧成的制品。 夏 商 时已有原始素烧瓷器(即白陶),以后烧制技术逐渐改进提高。 唐 宋 后,瓷器制作取得重大发展。 明 以后, 景德镇 成为瓷业中心,名闻世界。

唐 柳宗元 《代人进瓷器状》:“右件瓷器等,并艺精埏埴,制合规模。”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浮梁陶器》:“浮梁 父老言,自来作知县不买甆器者一人,君是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瓷器》:“本朝瓷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他却拍桌子打板凳的大駡,又把瓷器家伙一件件的往院子里乱摔。”
吴海云 《瓷国及其高峰·古今瓷器街》:“瓷都 景德镇 的所有街道,几乎都有出售瓷器的商店。”

国语辞典

瓷器[ cí qì ]

⒈  以瓷土烧制成的器物。一般烧制过程为以经过精选或淘洗过的瓷土为原料,坯质具半透明性,经摄氏一千二百至一千九百度的高温培烧。成品质地坚硬细致,叩之有金石声,表面上有玻璃质的釉,细腻富光泽。瓷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特产,故中国有「瓷国」的称呼。也作「磁器」。

英语chinaware, porcelain

德语Porzellan

法语porcelaine

分字解释


※ "瓷器"的意思解释、瓷器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笔杆的材料不仅有竹子、木头、漆器和瓷器,也包括一些珍贵的材料如嵌螺钿、象牙和玉器。

2.爱情是一种美丽的瓷器,一旦打碎,无论多么高明的修补,也总会留下印痕。因此,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开始就小心呵护。巴尔扎克

3.康熙乌金釉瓷器的表面常见金彩装饰,更显得富丽堂皇.

4.解放初期,在治淮和淮北河网化的水利工程中,曾发现数以万计的唐代黄釉瓷器,形式瑰丽,釉色莹润,引起了文物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5.剥去层层丝绸,一件美奂美轮的瓷器露了出来,就算文物白痴,此刻也看得出,这才是真正的极品。

6.你把头歪过去,看着竖起来的世界。是的,你失去了她,是一件永远不能修复的瓷器,是一阕再也唱不下去的歌曲,是一副听了豪华七对却被劫和的牌局。

7.婚姻是一件瓷器做好它很费事,打破它很简单,而收拾起那些碎片又很麻烦。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包装箱上常有的那种提示:“轻拿轻放,切勿倒置”。

8.商店的橱窗里摆着光彩夺目的各色瓷器。

9.而且商朝人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

10., 同时,为了将立体上的图样不折不扣的翻拍到相同的瓷器表面上去,以便按样生产,通过前人不断地总结经验,反复筛选,构成了所谓“打图”、“作图”、“拍图”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