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徐不疾的成语故事


不徐不疾

拼音bù xú bù jí

基本解释徐:慢。疾:快。不快不慢,从容自然。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暂未找到成语不徐不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徐不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开门见山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改过迁善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任人唯亲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实行‘任人唯亲’,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
翩翩起舞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绳锯木断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材轻德薄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