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三献的成语故事


白璧三献

拼音bái bì sān xiàn

基本解释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出处见《韩非子 和氏》。


白璧三献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珠宝匠卞和从山中发现一块璞玉原料,兴高采烈跑到宫里去进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认为这根本就是石头,就命人砍了他的左脚;进献给楚武王,楚武王也同样砍了他的右脚。只有楚文王识货,命人加工成为有名的和氏璧。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白璧三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落落大方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好说歹说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轮扁斫轮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用心竭力 明·无名氏《破天阵》:“如今圣人招贤纳士,豁达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则要你用心竭力也。”
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动荡不定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
天之骄子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视微知着
人心归向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