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àng

抗礼


拼音kàng lǐ
注音ㄎㄤˋ ㄌ一ˇ

繁体抗禮

抗礼

词语解释

抗礼[ kàng lǐ ]

⒈  行平等的礼。又作“亢礼”、“伉礼”

士无贵贱,与之抗礼。

(meet) as equals;

引证解释

⒈  行对等之礼;以平等的礼节相待。

《史记·货殖列传》:“子贡 结駟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唐 刘肃 《大唐新语·知微》:“隋 吏部侍郎 高构 典选銓综,至 房玄龄、杜如晦,愕然正视良久,降阶抗礼,延入内斋共食。”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刘致君见异人》:“致君 载酒往,见客前揖。客亦与之抗礼。”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西方诸国,上者藩侯,下者地主,平民皆不得与抗礼。”

国语辞典

抗礼[ kàng lǐ ]

⒈  彼此以平等的礼节相待。也作「亢礼」。

《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士无贵贱,与之抗礼。」

分字解释


※ "抗礼"的意思解释、抗礼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虽然还是个学生,但在诗学上的造诣已足以和着名学者分庭抗礼。

2.他纵横商场数十年,晚年想退休享福,但唯一的独子却不愿接手,甚至还另起炉灶与他分庭抗礼。

3.该邦国当时正处于母系社会时代,并可与周天子分庭抗礼。

4.就像辛楣罢,承他瞧得起,把自己当朋友,可是他也一步一步高上去,自己要仰攀他,不比从前那样分庭抗礼了。

5.此片不少场景都在乡间或平静的小市镇拍摄,画面构图和用心都见匠心独运,美感一流,和笔者认为拍得最美的韩片触不到的恋人分庭抗礼,一点也不输蚀。

6.特士拉未经深思,便把专利让渡给这两个心怀不轨的人,相信他们会制造出能与爱迪生分庭抗礼的设备。

7.战国时代各国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贤才,必是分庭抗礼,倍加礼遇。

8.新型零售业态从一开始就利用了连锁经营规模经营低成本的优势,从而大大缩短了起始期和成长期,很快具备了与传统零售业态分庭抗礼的实力。

9.国要加速发展,尽快强大起来,就可以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分庭抗礼、一争高下了。

10.经过一年多的严格训练,我终于能够与上届冠军分庭抗礼,一较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