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dùn

矛盾


拼音máo dùn
注音ㄇㄠˊ ㄉㄨㄣˋ


矛盾

词语解释

矛盾[ máo dùn ]

⒈  矛和盾,比喻言行自相抵触。

矛盾百出。

contradiction;

⒉  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引证解释

⒈  见“矛楯”。

⒉  特指以文词相辩难。按,同书卷十二有“矛盾”一目,所记皆当时文士以诗句互相指责非难之事。

南朝 梁 何逊 《西州直示同员》诗:“矛盾交为论,光璧带成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会郡中有宴, 乐天 讽二子(指 张祜、徐凝 )矛盾。”

⒊  犹屏障。 《宋书·萧景传》:“羣 蛮 悉渡 汉水 来降。议者以 蛮 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

景 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 魏 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 蛮,则 魏 军无碍,非长策也。’”

⒋  违抗。

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想着我宠冠臣邻,我屈指朝中半从顺,怪伊行敢相矛盾。”

⒌  哲学名词。在唯物辩证法中,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⒍  逻辑名词。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国语辞典

矛盾[ máo dùn (又音)​máo shǔn ]

⒈  矛、盾,武器名,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兵器。相传有一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任何东西都戳不破。后来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一人问他若拿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如何,他却回答不出来。典出《韩非子·难势》。后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也作「矛楯」。

如:「自相矛盾」

抵触

⒉  理则学上指不可同为真,亦不可同为假的概念或命题。

英语contradiction, CL:個|个[ge4], conflicting views, contradictory

德语Auseinandersetzung (S)​, Gegensatz, Widerspruch, Kontradiktion (S)​, entgegengesetzt, sich widersprechend, unvereinbar, kontradiktorisch (Adj)​

法语contradiction, désaccord, contradictoire

分字解释


※ "矛盾"的意思解释、矛盾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难道为了奔丧就不顾孙女的安危吗?岂不是与你之前的话自相矛盾?云重不能理解。

2.她非常矛盾地生活着,一边因为与世隔断而痛苦,一边又怕世界打扰她。而且,与生俱来的骄傲和自卑感,这个时候更是变本加厉,她屹立在美的巅峰,同时觉得“智力低下”。来自各路名流的邀请,她看也不看就拒绝。毛尖

3.埋头细读这三页口诀,苦思了两天,总觉其中矛盾百出,必定另有关键,但把一本秘笈翻来覆去的细看,所有功诀法门实已全部熟读领会,更无遗漏。

4.一言难尽的心情,难道就一定导致彼此矛盾的判断?

5.,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矛盾进入了易发、多发期。

6.所以生动活泼和安定团结如果发生矛盾,只有在不妨碍安定团结的条件下实现生动活泼,才能让大家有秩序地前进。

7.白居易从早年的入仕到晚年出世,一直都在“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中徘徊。

8.现在意大利人又一次自相矛盾,接着*席莫拉蒂又出来发表声明说斯内德不会离开国际。

9.今天,这个反动集团百孔千疮,内外交困,矛盾重重。

10.大家没有料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反复无常的阶级较量会不断干扰“毛*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的实现。